假如再给我一次机会重新填报志愿,是否还会选择苏州三中呢?我的答案一定是:会。是什么让我这样坚定呢?是苏州三中的老师。
三生万物,万物有灵。正是三中这块灵瑞之地培出了这般优秀的老师。我时常感到幸运,若是不在三中,便遇不到这样好的老师。
肝肠煦若春风,气骨清如秋水。
“赵龙泉老师是永远的神。”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龙哥",用首小诗形容一下:岩岩若松立,肃肃如山屹。书生朗朗气,文人翩翩韵。胸中有丘壑,眉目抵山河。皎皎若游龙,湛湛然若泉。
赵老师身上带着古代文人的气韵,携着书生的气质。身形高瘦,蓝黑色的夹克衫和一件衬衫是赵老师的标配,以至我第一次见到时以为是体育老师。第一次见到时没多大感觉,但在上完第一节语文课后,我便感叹:怎么会有人这样上语文课!仿佛我从那时起学到的才是真正的语文。让我意识到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像是包罗万象的星河。
对我来说,每天最期待的事便是上语文课。不论是练习讲评还是课文教学,赵老师总能讲得幽默风趣。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如春风化雨般解决每个难点。学习新课时他总是循循善诱,引导每个同学参与其中。同学答错也不生气,而是先问学生哪里不懂再进行讲解。老师的声音如山间清泉淙淙流过每个同学的心,上赵老师的课你永远不会犯困。
赵老师还会开阔我们阅读的眼界,从杜甫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红楼梦》到《红与黑》,有时讲的精彩,同学们听的太投入,以至常常忘了时间。一次讲评《中国文脉》的鉴赏作业时,讲起了作者余秋雨,说到他在一篇文章里将“致仕”说为追求做官这一文字错误时,又提到了上海一个编辑金文明,金文明写了一本书,批评余秋雨书中的文史错误,叫《石破天惊逗秋雨》,书名一出来,同学们哄然大笑。接着又说,这书名也有出处,出于典故——于是又引出了唐朝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告诉我们“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正是出于此处,并语重心长叮嘱说:你们知道读书少没文化的可怕了吧,要不然别人骂了你都看不懂。同学们纷纷感叹长知识了。
正是在赵老师的课堂上,我了解了许多有趣有料的中国文化——比如在《乡土中国》必读书的阅读课上,知道了文化决定论,文明冲突论,懂得了信息茧房这一概念……你看,在赵老师的课堂上,不仅可以学习课本知识,还能开阔思维,岂不美哉?
每天午餐和晚餐吃饭时间,同学们都喜欢听音乐,似是伴着音乐更下饭。时间长了,赵老师似乎对我们听的歌曲不满意:“给你们听一点高雅的音乐……”,于是先是安利《克罗地亚狂想曲》,再接着巴赫《G弦之歌》,这几天则是各种高晓松(貌似同学们对他的歌不太感冒),并且,单曲循环是必须操作,不准切换……
我们的赵老师是永远的“神”。
邹季柔:
我是来自高一(7)班,我喜欢阅读、烹饪。读书知味,静心沉潜。
文稿:高一7班 邹季柔
文编:肖凤杰
美编:韦宇端
鸣谢: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