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成果统计 >> 读书笔记 >> 正文

辩治理传统,寻复兴之路

    关于帝国治乱得失的历史著作其实很多,也不乏经典,作者或许也是担心本书的主题会被读者“落入俗套”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弃,所以巧妙地用了一个障眼法,用“一带一路”这样的热词来夺人眼球,我确实也是受书名的吸引而开启这场阅读之旅的,然而促使我能够畅快而非失望地阅读完全书并且深受震撼和充满惊喜的却是作者非常实用主义的写作手法和对帝国治乱得失无比独到的梳理与重构。书名其实一语双关,一方面是作者对本书时间跨度的代指,即黄河文明的起源到一带一路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是本书纵观历史的切入点,即中国从传统的农耕文明下的陆权国家向陆权与海权相结合的全球性大国的转变。

    本书首先以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的兴衰为线索,引导读者思考未来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大国崛起的模式,然后带领读者按照时间线索去搜寻我们建立陆权国家的缘起,中华帝国得以延续的制度因素以及致命的弱点,最后集中论证了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中的利弊得失,大量“圣君”与“暴君”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受到了颠覆,也正是这样的不落俗套,让我跳出了原来对治世和乱世的固化思维,尝试用一种新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和现实。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是中华帝国千百来维系根基的精神之源。虽然步入近代历史以后,不乏有识之士用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来非议儒家思想的过时和不入流,然而儒家文明的有益成分确实影响了世代中国人,也使华夏子孙在国难面前往往能自带民族凝聚力。如何把儒家思想放在正确的位置是一个令人为难的问题,也许作者就是不想为了评价儒学而评价儒学,反而让人觉得他的评价更客观,作者认为再伟大的思想家、再伟大的思想也不可能完全超脱其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也不例外,孔孟的思想诞生于一个旧秩序已经崩溃、新秩序尚未建立的战乱年代,所以他们的本质是为了限制诸侯贵族的的权力,重建国家秩序,维护仁义道德,儒家思想是作为暴政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在维持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权利方面对社会的贡献不可谓不大,然而进入帝制时代以后的君主专制想要得以维护却不能只靠儒家思想的仁义道德,因为人性除了善的一面还有恶的一面,即使只有1%的官员是带有恶意的,如果不加以严厉的惩罚,反而用简单的道义去感化,最终可能会影响其他99%的官员去做恶,使得腐败官员的群体膨胀,然而为了维护集团自身的权利,他们又不得不去包庇甚至加害于其他团体,最后造成了整个官僚制度的腐败,而在整个官僚体系腐败的情况下,任何改革和变法都是无效的,正因为如此,把国家治理好除了需要扬善更重要的是惩恶,道德教化谁都可以做,但是惩罚坏人只有政府可以做。

    光用理论来评说历史始终显得苍白,作者又站在经济史的角度通过三大儒家圣君、三大残酷帝王和三大雄猜之主的政绩以及前后五十年的国家状况来实证他“慈不将兵”“仁不秉政” 的观点。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盛世我们总是喜欢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这些庞大的词汇来概括,作者却选取了社会结构中不同的阶层作为参照物,进行纵向比较,从皇帝到文官集团到地主豪强再到普通百姓,仿佛拍摄了一幅360度的全景朝代图,完整且客观。

    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是平面化的王朝兴衰更替,而更应是对未来的思考。中华帝国的底蕴极为深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政治治理传统。虽然我们正处在一流强国的盛世之中,历史却已经一再告诉我们,“盛世”往往也是对宝剑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它极快的磨损,丧失锐气。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繁华之下,统治者往往会对官僚体系的腐化丧失警惕,从而形成治乱兴替的因果轮回。每个治世中的政府不仅需要具备居安思危的基本素养,更需要有惩恶扬善的勇气和魄力,儒法相济 ,以法为主,儒以扬善,法以制恶。如何帮助政府走出王朝300年的历史轮回大限,关系着我们每个个体的切身利益,国与家,人民与党的利益是一体的,也许我们能做的足够卑微,但是聚沙成塔的能量正是中华民族近代维护国家独立的根本保证,也将成为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最强武器。相信随着中国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度和思考度的提高,成为海陆复合的全球性大国之梦终将实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