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成果统计 >> 课题研究 >> 正文

《Star C平台下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Star C平台:

Star C云端一体化教学平台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会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机构合作建成的。以信息技术发展最新成果为基础,融合信息时代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集成海量优质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学科辅助工具、在线学习社区以及第三方服务等,具有双轨展示、多元互动、自由板书、知识可视等特点,促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目前本校教室均装载了Star C平台,一线教师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该平台的优势,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本课题中的Star C平台是结合一线教师课堂需要以及课堂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适应性平台,比如实践过程中哪一些第三方软件会使用频率比较高,哪些交互工具有效,又有哪些工具在实践中明显不足,以此推进平台与课堂的有效整合,促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小组合作: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形成的基础:必须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面对面的互动,明确个人职责和小组责任,创造不同的学习体验(Nancy Frey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6. [M])。本课题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本校不同班级层次所开展的适合性的小组合作,并在3-5年的训练下,使班级小组合作常态化、有效化,建立本校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套体系。

3.问题解决能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 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最终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本课题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是指对某一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的解决,也包含对某一地理探究活动的尝试性的研究解决。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以实验班级为研究对象,坚持每周课堂有一主题地理问题的探究活动(普通高中地理每周两课时),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问题的探究过程,以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试题评价、记录学习感悟、研究报告等方式检测教学成果。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1.研究领域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而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探究这一方面有不少专著和论文。有关这方面的著作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效小组合作的22个案例》、美国督导与课程开发协会(ASCD)专项研究成果《教师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等。在这些书籍中,他们对于小组合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的选择、学习任务的分析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评价,以及如何建立小组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小组交流的技巧、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等方面都有很多借鉴意义。这为笔者课堂实践操作提供了一些方法。

Star C平台是近两年在苏州地区推广的教学平台,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学科和技术层面上的整合或者利用平台优势推进课堂教学、有关学习方法的探索等。在中国知网上检搜到的文章有7篇,如《学习使用Star C平台,构建有效互动课堂》 (安丛河  《苏州教育信息化》),与本学科有联系的只有三篇文章: 《 “Star C云端一体化学习平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基于“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思考》、《基于Star C平台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初探》。文章中都介绍了 Star C平台的一些优势所在,基于平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理念变化等,而对于学生层面的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缺少深入的研究,基于平台小组合作方面的研究也很少。

2.研究价值:

通过课堂实践,促进平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针对不同教学形式,甄选出适合课堂

活动的平台功能,适合课堂合作学习采用的主要附件、第三方工具等。课堂是充满智慧与生命活力的学习共同体,思考是课堂的核心行为,本课题基于StarC平台开展的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是在学生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的合作式学习,通过3-4年的小组合作式训练学习,建立适合本校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套体系,使小组合作积极有效。

结合不同层次班级,设计相应难度的问题,利用平台优势(双屏、资源库、交互工具等),小组合作在探究中学会利用技术检索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并能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课堂实践中小组合作能针对材料或情境资料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这既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又对促进地理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与提升、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具有一定的价值。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抓住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地理实践力) ,以Star C平台为载体,关注伴随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因势利导,转化优势,建构以资料搜寻、资料整理、对比分析、迁移运用等教学策略为主的问题研究策略性教学。课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在问题设计的引领下,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在线网络素材搜寻,提高阅读、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以地理区域为研究对象,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在平等对话的课堂中培养语言素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从教师层面来看,利用现代技术辅助手段推进现代化教育向深层次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是必然趋势。

(二)研究内容与重点 

鉴于目前课程设置和安全方面考虑,地理野外考察、实践类活动难以实施。因此课堂内的学生体验活动,尤其是探究性问题,在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自主、合作学习方面能起到无法代替的作用。故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基于Star C平台的适宜于小组探究学习的有效问题是本课题重要的内容。

1.有效利用Star C平台

针对Star C平台的优势,教师在备课课程中应充分考虑利用Star C平台能够对课堂带来什么变化,与平常课堂相比较,这节课堂能体现什么不同的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哪些素养有哪些新的生成……鉴于此,课题组教师要架设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构建课堂,充分发挥“未来教室”的优势,对Star C平台环境与地理课堂教学的融合加以研究。课堂实践中充分利用Star C平台的双屏优势、在线资源、交互工具、实录功能等,课后随时记录课堂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不足之处,及时反馈、反思,促进课堂与平台的有效整合。同时,对于不同形式的课堂组织,记录平台分别能充分发挥的功能,形成课堂适应的平台体系。

2.精心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1)小组分工明确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几位同学围坐一起,就会有部分同学始终游离在外,未参与讨论探究。因此,小组的组成是按照小组的学习内容协调不同能力的学生,形成分工合作明确的小集体。活动设计的任务单明确落实到人,个人与小组的责任清晰明了。小组成员职责明确有利于小组内形成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角色系统、通过小组任务制、奖励等手段建立小组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加个人参与互动的意识。

(2)小组活动有效

 利用Star C平台的一些交互工具设计活动环节,任务的切块分配创造不同的学习体验,同时设定小组任务的预期,铺设学习的路径。教师给予学生充足探讨时间的同时,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状况,关注小组成员的表现,给予指导性意见,及时评价小组合作成果,推进小组的有效合作讨论走向更深层次。任务设计中注重多维度,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任务的反馈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地倾听回应同伴,增强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与评价,构建以学生主导的交互式教学方式,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合作的习惯。

(3)精心设计适合小组合作的探究问题

 ① 问题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设计关键在于问题设计的质量。探究的问题须明确具体、富有思考性和探究性,适合学生实际水平与求知欲,又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和高度,适合小组合作。有效问题的设计,必须以教材为依托、在研究透彻教材的基础上就教学重难点提出有效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研究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储备、身心特点,关注学生生活和实际。以有效问题为纽带,通过“发现问题——解读问题——产生新问题”这一引导发现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既能体现学生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

② 问题的可探究性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角色仅是知识的引路者,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的知识;探究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因此课堂中设计的问题必须具备可探究性,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探究性问题具备一定的难度,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完成的。 所以探究问题的设计是整节课堂中的基石。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发挥自主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在活动中感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③ 问题的层次性

针对班级层次不同,探究问题的设计得体现出一定的梯度,通过梯度的划分设置问题的难易程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便于分组活动的可操作性。在分组实施时候,不同层次班级、班级内部不同学习能力层次,可以领取难度不等的探究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在后续课堂总结和反思中,能就同一难度的问题对比不同层级班级的实际解决情况,掌握解班级内部不同层次小组解决问题的差异性,这就便于以后的活动中相应调整问题难度高低情况。

(4)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活动中,要留足时间给予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成果展示中,可充分利用Star C平台的实物投影仪、学生PAD端的 拍摄、录像、截图等功能,或者利用白板进行思维图的呈现等等,各小组通过观察、比较相互成果进而评价、肯定值得表扬的方面、指出不足甚至可能错误的方面、需要加以完善的方面等等。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扬长补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补充关系。

② 教师评价

教师在有限课堂的时间内只能挑选部分小组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时候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对于小组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之处及时指出,对于小组生成的一些内容要及时抓住利用这些生成性内容稍加以联系拓展。由于时间的限制,可充分利用Star C平台的保存功能,如交互工具保存各小组活动记录和问题的答案,课后进行及时相应评价并予以反馈,让小组看到教师的回应 而保持持久的积极性。

③ 设计相应练习评价 

针对不同讲授内容,教师可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对于一些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知识点可利用Star C平台的习题小测功能,设计3-5小题 当堂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一些开放性问题,就可设计与问题相关的文字报告;对于一些操作性的实验活动, 就可要求小组拍摄实验视频,对对操作中发现的现象 、问题 、反思完成实验总结。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本课题属于实践研究,因此,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行动为主,通过有效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小组合作式学习不断进行课堂实践,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提升小组合作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2.研究过程:

(1)课题申报立项:2016.09-2016.12

完成课题方案的制定与申报工作,确定课题组成员及有关分工;讨论明确课题内容,起草课题实施计划。

(2)研究准备阶段:2016.10-2017.1

①制定研究方案,确立研究方法,收集、整理课堂探究活动的几个精彩案例资料进行学习。

②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听课、自学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技术培训。

③定期设计出具有可探究性的地理问题。

(3)研究实施阶段:2017.03-2020.07

定期召开研讨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分工,开展课例研修;定期课题组开课,收集、整理行为跟进的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表、课堂实录(文字或光盘)、反思实录(文字或光盘)、反思札记、课件等过程性研究成果;规划各阶段的研究主题,组织撰写中期研究报告、论文,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4)研究的总结阶段:2020.09-2020.12

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教材地理问题设计资料、测试数据、教案、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形成一系列如专题研究论文、校本课程设计等形式的物化成果,完成结题。

3.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收集学生有关课本内容提出的疑点问题、感兴趣问题进行归类整理 

(2)行动研究法:基于现状调查的结果,开展以问题设计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

(3)案例研究法:课题组活动,针对阶段性案例课堂的问题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及反思、修正,最终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课题研究。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地理教师应立足学科特色,构建高效地理课堂。通过问题设计引领小组合作探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区域认识能力、综合思维能力,树立良好的人地关系观念。

2.创新之处: 

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技术是为了课堂服务的,如何充分展示地理课堂的精髓、做到知识讲解透彻化,这需要教师不断利用现代技术的成果,将专业知识与技术相结合。通过课题的研究促使小组成员 Star C平台技术与地理学科的融合。

②建立课堂小组合作的常态化:通过课题,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实践研究、关注合作式体验学习;建立适合本校小组合作学习的一套体系,使小组合作积极有效,推动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常态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③设计有效问题:课题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问题的分层设计、课堂实施、反馈与反思,不管改进地理探究问题的设计,建立起一套与教材相关的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问题。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小组分组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案2017.05

问题设计的方案论文、方案等2017.10

基于Star C平台的地理小组合作课堂展示公开课2016.11-2019.06

《基于Star C平台的地理小组合作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探究》相关论文若干论文2017.01-2020.11

课题研究成果中期报告报告2018.04

最终成果(限3项)小组分组方案方案2017.04

《Star C平台下地理课堂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研究》相关论文若干论文2017.01-2020.11

课题结题报告报告2020.12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获2012年苏州高中地理评优课市区一等奖、大市二等奖,2013年苏州市命题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15年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先后参与过市规划课题的研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两篇,市级发表一篇,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获省市奖项。

副主持人刘莹,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曾获青年教师评优课竞赛二等奖;苏州市直属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市区一等奖,大市二等奖。

本课题其他人员有5人,其中3人为高级教师,4人地理教育硕士。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 《江苏教育》等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先后发表的论文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深入清净理 妙断往来趣》、《验证式实验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追本溯源—2014年地理高考试题学术来源分析》、《浅谈高中地理陈述性知识教学》、 《浅谈概念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地理概念获得的几种策略》等。地理教学能力强,在苏州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中,大市一、二、三等奖各有1位老师获得,有1位老师 获全国评优课一等奖,两位老师获得“ 省级优课 ”、苏州大市评优课二等奖。教研组也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优秀传统。有一定的研究经历和研究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

课题组将聘请苏州市教研员嵇瑾担任顾问。

(二)研究基础

1.本课题针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难点,立足于课堂本身的改革,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已尝试做一定程度的教学研究,发表过诸如《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小组有效合作浅议》、 《设计探究活动  激活地理课堂》等相关类型的论文,试图把研究内容和日常课堂教学有机融为一体,进行了初步探索。

2.为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及研究的实施,课题组成员召开了多次会议,开展了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整理工作,已整理了多篇论文和专著进行学习。组内成员请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于Star C平台和未来教室做到熟练使用。明确了课题研究目标重点难点等,同时要求学校技术人员配备齐全多媒体信息教室,检修光纤宽带联通教室,保证网络化教室等物质基础,对于平时课堂能做到分组活动实施的实录,以便课堂的反思总结。

(三)保障条件

我校为苏州市第一批推广Star C 未教室的学校、苏州市信息化教研定点学校,由市教研员负责管理,近两年的课堂实践 课题组老师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且课题组成员大多为同一学校的地理教师,学习与研究都有足够的时间保障;另一成员来自江苏省震泽中学,为课堂问题的分层设计及实施提供了更深层次的对比。学校有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和出版资助经费,因此,课题研究的经费也有足够的保障。

鉴此,本课题组完全有能力和条件,保证本课题按期高质量完成研究目标和任务。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