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来源
在目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微课教学在全市各个学校蓬勃开展,但是笔者发现有大量的微课出现了“制作轰轰烈烈,而效果冷冷清清”的结果,如何提高微课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当前微课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面问题,笔者准备研究学生在网络环境进行微课视频的学习情况,再配合网络后台的统计系统,用目前较为主流的教育测量学为理论指导,探索在网络环境下数学微课视频教学效果的有效性。通过研究,笔者相信不仅能提高教师设计微课的水平,而且能提升学生利用网络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适应高科技时代的网络化的需要。
当前信息化时代大潮扑面而来,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生存社会。传统的学习、生存方式都因之而发生巨大的改变。作为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州地区的学生,手机视频,网络阅读,电子书,……早已进入了学生的视野并被迅速接纳,他们已经进入“读屏时代”。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如何从学生的认知模式的角度制作有效的网络视频微课,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正成为数学教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在新课程改革和网络化的背景下,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深层推进。
新课程改革理念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在网络化学习又赋予了教学有效性研究的一个新的维度。
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如何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是不管任何教学形式都必须首先追问和思考的问题。在新的网络化学习的背景下,同样必须考虑教学的生命线。现在微课视频层出不穷,研究利用网络微课教学有效达成教学效果,是在新的网络背景下教学研究深层推进的需要。
3、有助于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思维创新的提高。
在新的网络教学环境中,根据网络微课的特点,充分结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从而生成的优秀、有效的网络微课资源,不仅能对教师网络教学有效性有显著提升,更能提升学生的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数学微课
国内首创“微课”概念的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基于以上概念,“数学微课”是以数学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核心组成是课堂教学片段(课例片段),同时还包括了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总之,“数学微课”其实是围绕数学某个知识点,基于数学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的教学资源包。
2、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泛指能用手机或者电脑连上网,在这里特指能用电脑或者手机使用一些必备的工具进行教学,包括但不限于: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优酷、腾讯视频,“跟谁学”app,极课大数据学生端。综合这些应用能够实现视频推送,练习题推送,后台统计,批改反馈等一系列的功能,达到研究视频有效性的研究目的。
3、微课的教学效果研究
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如教学活动在时空上分离,学习者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互动,而学习者主要是自主学习,教学反馈也是通过网络进行,但整体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的本质仍是万变不离其宗。微课教学效果的内涵可界定为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师生教学过程中共同产生的效果和学生的进步程度。而微课教学教过的研究则是利用后台统计数据、学生反馈,结合教育测量学基本理论,对学生进步程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的研究。
四、研究现状
我国微课的相关研究是从2011年开始的,2012年,2013年微课程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从2014年至今微课研究在不断发展着。
其中胡铁生教授首次从系统观的角度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他还给出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教学资源等构成微课程教学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这些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营造了一个微课程资源生态系统,完善了微课程的内容。
黎加厚教授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梁乐明教授在《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一文中,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分析,构建了能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设计模式,包括前端分析、微课程要素与设计、评价与反馈等环节。这一设计模式的提出为我们设计制作微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黄建军等在《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一文中,阐述了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选题设计、时间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资源设计和教学语言设计一系列综合要素。
由此可见但当前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微课程的概念,含义,特征,课程开发方法层次的探讨,但在应用场景,效果反馈检验,这方面的文章和研究还是比较少的,而本课题正是对于网络的应用场景,微课教学效果的研究。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与重点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是对网络环境下,数学微课有效性的研究。因此目标是抓住数学微课教学的核心——视频,通过视频的分发,基于学生的反馈以及后台软件的统计数据,以教育测量学理论为支撑,建立一套微课视频有效性的判断和评价体系。
通过对微课有效性的研究,帮助老师建立合理的微课设计体系和流程,突破目前微课制作中“制作轰轰烈烈,效果冷冷清清”的问题,力求通过研究从而制作出质量高,效果好的微课,对学生的成绩提高起到实质的效果。
2、研究内容
(一)高中生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现状的研究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数学微课互动策略的研究
(1).不同数学教学对互动影响的研究
(2).针对数学内容选择不同网络工具进行互动的研究
(3).师生通过网络进行异地互动及有效性的研究
(三)网络环境下微课有效性的研究
(1).基于学生主观反馈,进行微课有效性研究。
(2).基于网络后台的统计系统,研究微课有效性。
(3).基于数据分析和教育计量学进行的课程有效性研究
3、研究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及提升有效性的方法,而且在网络环境下,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师与学生时间,空间的分离这个关键因素。因此研究重点有两个
一是研究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式,和互动情况。
二是用教育测量学的理论,对微课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研究基于教育测量学理论基础上建构方法,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进行实例研究。思路是首先收集、整理,学习相关的教育测量,计算机网络交互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再依据确定的学生对象、网络环境等情况,设计出相应的网络互动教学活动开展的策略与方案,根据方案进行教学有效性实验,再对实验数据做出加工分析,得出实验结论,验证假设与达标情况,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有关启发性、阶段性文字总结。最后力争形成一套微课有效性的判断和评价体系,同时形成一套数学微课有效学习资源包作为范例,指导教师微课设计。
2、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7.6——2017.7)
①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
②对课题组成员讨论,自学以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③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
(2).实施阶段(2O17.7——2018.1)
按照设计方案中实施课题研究内容
(3).总结反思阶段(2O18.1——2019.2)
对照实验方案,对研究中积累的有关调查资料、测试数据、教案、阶段小结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形成一系列的微课资源学习包,专题研究论文、微课课程设计等形式的物化成果,完成结题。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文献资料,掌握有效教学、学生认知发展研究主要前沿理论,掌握教育测量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国内外网络信息环境与微课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信息,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尤其是认知发展理论水平,增强组员的信息素养。
(2).互动反馈结合数据分析研究法。本课题的研究全部基础是建立在网络环境条件下的师生异地互动基础之上,所以采集学生互动数据,在教育测量学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到微课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
七、研究预期成果与创新之处
1、预期成果
(1).一系列的微课资源学习包
(2).研究报告
(3).学术论文
(4).一套微课有效性的评价体系
2.创新之处
本实验研究探索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通过互联网异地互动的基础上的,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一个时空中完全不同。如何通过互联网工具让师生异地有效互动,这也是将来互联网大潮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八、研究保障
1、核心成员年富力强,有相应理论基础与丰富教学经验
施黎伟:苏州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毕业,程序员,苏州大市“教育与信息化整合”比赛二等奖,具有多年的高三数学教学经验,又有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文《微信社群教学实验》在《苏州教育》上发表,有一个微信公众号平台,名称为:“不学无数”,现平台具有一定规模,有近2000人关注,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利用平台开展教学实验。
钱量:苏州科技大学数学本科毕业。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10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情况非常了解。
2、保障条件较为充分
苏州三中是一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文明单位,也是市区直属的信息化教改实验学校。学校硬件设备完善,拥有多个可供录制视频的未来教室。同时录制课程的设备,如摄像机,录像机,录屏的平板电脑等非常丰富。
学校对教学科研和信息化十分重视,鉴于课题组成员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课题组成员前期已作了大量准备,学校将对本课题研究给予经费、研究时间等方面的全力支持。本课题一定能按时、优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