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扇厚重的大门,将“过去”紧紧地闭锁在里面。读史,就是打开这扇尘封的大门,窥视那历史人物的潮起潮落、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历史现象的扑塑迷离。当人们第一次接触陌生而新奇的历史时,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满怀好奇与渴望,进行一次次的“探险”,那是一段撞击心灵的发现之旅。然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多的是关心学生的历史成绩(分数),而很少关心学生历史学习的情感体验!本文试图探究学生是如何介入历史学习的?他们在最初接触历史时有何情感体验?他们又是如何进一步巩固自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获得一种持续历史学习的动力?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遇见尘封的往事
尽管历史是消逝的过去,但尘封的往事依然可以通过书籍、影像、遗迹、文物、口述等各种方式鲜活地表现出来。每一个人在他(她)最初来到这个世界时,并不了解历史,更不会对历史产生兴趣。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遇见那些尘封的往事,并对其心醉神迷。这种对历史的“精神初恋”是怎样发生的呢?
1.介入的载体
带着这种好奇,笔者对苏州市古城区四所四星高中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576份。第一个问题是:你最早了解历史,并对历史产生某种兴趣,大致是在什么时候?统计结果是:
时 段幼儿园时期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
学生数6425623620
百分比11.1%44.4%41.0%3.5%
从调研可知,学生最早了解历史、并对历史产生兴趣,大多学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心智发育的角度,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是零碎的、片断式的,对历史的兴趣也是情绪性的、不稳定的。因此,笔者认为,学生对历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历史学习产生兴趣,大多应在10—15岁这一时期。
第二个问题是:你最早是通过什么途径(或载体)了解历史并对历史产生兴趣的?统计结果是:
途径(或载体)电视节目(如百家讲坛、历史影视等)通俗读物(如《明朝那些事》等)游戏动漫戏曲(如苏州评弹、越剧、黄梅戏等)现实生活(长辈、老师讲的故事等)
学生数1981248018156
百分比34.4%21.5%13.9%3.1%27.1%
从调研可知,学生了解历史的途径(或载体)依次为:电视节目、现实生活、通俗读物、游戏动漫、戏曲等。可见,“电视节目”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应该说,“百家讲坛”对历史的普及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当今历史影视剧,充斥了相当的“戏说”成份,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现实生活”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影响,表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仍然是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重要因素。
为了了解学生在对历史产生兴趣时的最初体验,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你读的哪一本历史书是你真正意义的“历史阅读”?你能描述当时阅读的体验吗?有学生用“打着手电筒在被窝中阅读”、“熬夜苦读”和“书页翻烂散架”等语言表述自己当初对历史阅读的兴趣和痴迷。有些学生对历史阅读最初体验的描述让人难忘。
尤佳琦同学说:“《明朝那些事》是我读过的第一本有关历史的书,以趣味性的描述方式讲述了一个王朝跌宕起伏的故事。虽然如今看来有用娱乐行为博人眼球、有失历史真实性之嫌,但在当时看来,能以有趣的写法,讲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真的吸引了我。历史的宏图在我面前展开,一个个人物、一幕幕画面,如电影般放映。哪怕再多几本也能连续不断地看完。写完作业便看,睡得晚也多看一点,甚至还梦回明朝。”[1]
张禾翾同学说:“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历史阅读’是读《全球通史》。开始看的时候,能看的时间只有在来回的地铁上。一本相当学术的书,却鲜少有让我无趣的感觉——除了作者本身的文字功底,还是因为历史太过鲜活有趣了吧。以前看历史都是松散而毫无章法的,《全球通史》却始终是紧锣密鼓地一路向前延展,这是我看的最宏大而体系最完备的一本书,像是手执利刃斩开荆棘,一步步扩开自己的疆土,这种挑战感,实在有趣。”
应该说,这样的历史阅读体验是真切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2.流露的情感
历史是生动的、鲜活的:科技的进步、思想的曙光、英雄的壮举、战争的杀戮……人类文明的演进跌宕起伏,因而历史具有无穷的魅力。学生在历史阅读中的情感流露也是多样复杂的。
震撼:学生在历史阅读中,会为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或一个高尚的行为而感到震撼。
李丹同学说:“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看到拜占庭失陷,从一开始充满希望地等待援军,到一点点地失望,做最后一次祈祷,我本想这会是一场大战,未曾想到居然是城门的一扇小门,由于疏忽忘关了!仅仅是个人的失误,真的足以改变历史。”读到这时,他内心激起了一层层涟漪。
伤心:历史的悲剧常常让人忧伤、痛心,甚至落泪。
李云欣同学说:“王国维是位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为文化而生,也殉文化而死。他已有预感中国文化即将衰亡,却不忍看到那令人心酸的局面,于是在1927年6月2日十一时左右,在颐和园的昆明湖畔,他纵身一跃,仅留下四元四角,一张算作遗书的纸,从此脱离这个充满血腥、痛苦与悲惨的世界。在《南渡北归》中谈到王国维沉湖而死时,十分惋惜,为中国痛失一位国学大师惋惜,更为王国维大师本人哀恸。”相信,李云欣同学读到王国维沉湖自杀一幕时,她一定非常伤心,泪盈双眼。
怅然: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站在历史的废墟,遥想当年的繁华,不禁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朱天怡同学说:“玉门关与阳关远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壮阔恢宏,其实只有两座风化的黄土遗迹。苍凉的大漠延亘了几千年,脍炙人口的诗句传诵了无数遍,到头来终是黄土一杯。我闭上眼想象时,昔时繁华的街景,车水马龙、士兵林立,然而,睁开眼发现一切都是过往云烟。我悲、我叹,尽管出乎意料,但我仍觉得我对历史书上的辉煌更近了几分。瞻仰古迹,同样是阅读历史,时间的历史在凝练中结成文字,而内心的触动却是它存在的真谛。”
深思:当然,历史也会给学生带来深深的思考。
李卓尔同学说:“我本以为沈从文退出小说界完全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但在阅读《沈从文的后半生》中,我明白了沈从文的退出与坚守,做传统服饰与写小说的沈从文内在文化观、文化关怀是一致的。这种感觉,就像送你一轮明月,含蓄而深厚,不动声色而又光洁耀眼。”
诚如有位学生所说:“历史的确是生动感人的,然而,一种客观抽象的看法也未尝不可。历史阅读并不是只陶醉于事物给予我们的感情,更重要的是我们如身临其境般的分析与思考。”
从上述学生对历史阅读内心体验的回答中,笔者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当今学生的历史阅读是相当广泛的,历史阅读对学生传递的是正能量——一种人文关怀,她犹如和熙的阳光沐浴着学生的心灵;第二,学生的历史阅读的情感体验是多样的、复杂的,这种情感体验是真实的、细腻的和感人的;第三,历史的生动性与学生的体验性交相辉映,让学生保持历史阅读的一种持续动力。
3.激发的好奇
历史是一幅长长的画卷,当人们掀开这画卷的一角时,精彩的画面、斑斓的色彩,让人忍不住地想往下看。那么,学生历史阅读的好奇心又是如何被历史所激发的呢?!
填补历史认知的空白。每一个人对历史的知晓,都只是冰山一角。当一个人被偶然的事件触发,觉得对某一方面的历史认知是空白时,往往会激发他阅读历史的好奇心。肖萍同学看电视剧《彼岸,1945》——这是一部以苏台英被迫上战场到返乡的过程为主线,展现了历史背景中的台湾和台湾人民的离乱岁月的电视剧。肖萍顿觉历史书讲得是那么的简单,一句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一带而过。1945年前后的台湾究竟是什么情况呢?一无所知。一种强烈的冲动促使她去阅读许倬云的《台湾四百年》:“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五十年中,从好的方面讲,是日本为台湾带来了一些近代文明;从坏的方面讲,屈辱与苦难多于幸福。到了台湾回归中国以后,台湾人又面临一次身份的模糊和角色的混淆(着重号为引者所加)。”[2]许倬云的台湾史,让她更好地理解了电视剧所反映的那段历史。接着,她又阅读了杨渡的《在台湾发现历史》,十篇文章:从消失的凯达格兰族,到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从大时代的飓风中飘荡的简娥和汤德章,到迷雾中的将军李友邦;从1945年巨变下的台湾容颜,到“二二八”中沉默的母亲林江迈……历史总是在冷静中有温暖,毁灭中有希望。[3]肖萍聆听杨渡讲述了一部“有温度”的台湾史。
拓展历史认知的疆域。历史自有其特殊的魅力,当一个人被历史的巨大魅力所吸引时,他自会寻找历史读物,拓展其历史认知的疆域。孙明含同学在学习“张骞出使西域”时,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西域是一块‘谜’一般的地方,充满神奇而迷人的色彩”,激起了他对西域的好奇心。于是,他寻来了《大写西域》的书籍阅读,“沙埋庞贝”、“千年楼兰”、“佛都于阗”、“乐都龟兹”、“交河故城”、“独山守捉”、“象牙房子”、“圆沙古城”、“小河公主”、“太阳墓地”、“米兰遗址”……[4]那一个个遗址及其北后的故事,在孙明含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在看完“小河公主”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她是2003年在新疆罗布泊被发现发掘的,她死在3800年前,却在开棺的那刻留下了一抹淡然的微笑,好像是对时间流逝的坦然相对,她的棺是个造型奇特的‘船棺’,棺由胡杨打造,长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地千年不腐,许是因为这样,她才可能乘着小船在历史的长河中扬帆,留下那抹神秘的微笑。”
颠覆历史认知的常识。所谓常识,即一个生活在社会中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一般情况下,常识的正确性不容置疑。然而,当一个人的历史常识被颠覆时,他会感到震惊和惊讶,继而会对这一历史和与此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释伽牟尼。这是一个“历史常识”,然而,童小梅被一则“微信”搞懵了——佛教的发源地可能在中国的四川。“微信”有不可靠性,只有找到原文才有可信性。怀着好奇心,她在“知网”上找到了《论佛像实物及载体在四川广汉古蜀国的发现——对佛教起源的新思考》的论文。该文说:
佛祖出生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他与中国孔子出生的时代相当,说明他俩是同时代的人物。现在问题出现了,四川广汉古蜀国所处的时代按考古界意见是商代,商代远比中国的春秋时代要早,为什么在四川广汉古蜀国会出现大量的佛像呢?而且有佛头实物。佛像是凿刻在玉牙璋上、象牙上、玉璧上的,等等。更为神奇的是,佛像与中国远古的太极图、八卦、十二生肖组合在一起。太极图、八卦、十二生肖是中国远古的传统文化,我们早已有论述,它的组合在一起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5]
该文认为:三星堆出土的“大量佛像实物和佛像载体,印证了四川广汉古蜀国有可能是世界佛教的起源地”。“早在公元前2000年前,有一条川(四川)—云(云南)—缅(缅甸)—印(印度)—阿(阿富汗)——欧洲的古商道,佛教很可能是沿着这条古商道传播到印度去的。”[5]后佛教又从印度传回中国。该文作者在另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佛教是起源于中国,而后经过从四川到印度的古商道传播到印度,再经过中亚诸国传到中国汉代西域各国,最终再传回中国内地”的观点,即所谓佛教倒流的“中国—印度—中国”公式。[6]从此,童小梅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探寻历史的真相
学生对历史学习仅仅停留在兴趣、好奇心是不够的,要让学生获得持续的历史学习动力,还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史学方法。因此,教师需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一个个案例,让学生理解何谓“史料实证”?何谓“历史解释”?如何“凝练史识”?以此让学生有一种“获得感”。
1.考证史实
运用史料澄清某个史实,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方面。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案例,让学生习得“史料实证”的基本史学素养。
案例一:海昏侯刘贺墓的出土文物可否为其“恢复名誉”?
2015年11月,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向全社会公布了他们从2011年4月开始在南昌附近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墓,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海昏侯刘贺,何许人也?据《汉书》记载: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光以其书视丞相敞等,擢郎为九江太守,即日承皇太后诏,遣行大鸿胪事少府乐成、宗正德、光禄大夫吉、中郎将利汉迎昌邑王贺。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当废。……皇太后诏曰:“可。”[7]
刘贺是汉武帝的孙子、昌邑哀王之子。前74年,汉昭帝逝世,被霍光推立为皇帝,在位二十七天,即被霍光所废黜。《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的原因是什么呢?失礼仪,乱制度。
据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分析: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8]
廖伯源认为刘贺被废黜的原因是: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双方矛盾激化。既然刘贺是西汉宫廷权力斗争的牺牲品,那么,《汉书》中记述和描写的刘贺的种种“罪行”会否是霍光加之于刘贺的呢?
海昏侯刘贺墓发掘后,有人认为刘贺不是纨夸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主张为刘贺“恢复名誉”。
面对墓室中出土的所谓“孔子屏风”,还有他生前阅读的《礼记》、《论语》等儒家经典,因时刻准备参与汉家宗庙而预制的大量“酎金”,以及受封海昏侯以后毕恭毕敬地写给汉宣帝的奏疏等,于是又有人对《汉书》载录的刘贺形象,产生根本性怀疑……现在应该根据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为其恢复名誉。[9]4-5
那么,真的可以为刘贺恢复名誉吗?我们知道,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力推行儒家学说。因此,刘贺墓出土大量与儒家文化有关的文物不足为奇,这恰恰印证了此时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辛德勇认为:“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和文字铭文、简牍文书,只能进一步丰富我们对西汉历史及其他历史问题的认识,而不能甚至根本无须期望对《汉书》记载的有关刘贺基本史实做出什么翻案的文章。”[9]282朱绍候先生的论述,则印证了辛德勇的判断。朱绍候先生说:“在昭宣二帝在位期间,霍光始终忠于汉室,并没篡位的野心……昭宣二帝对霍光也非常信任,霍光也恪尽职守,忠心为国。”[10]因此,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为刘贺“恢复铭誉”并不客观、充分。
王晓宇同学说:“考证史实,需要我们广泛搜集史料,辨别真伪,提取有效信息,展开合理想象,揭示史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是一项非常仔细和艰巨的工作,唯其如此,史学才展示其巨大的魅力。”
2.诠释史事
张耕华先生说:历史解释“可以分为‘史料解释’和‘史事解释’,前者有两层次,研讨史料文本义的,可以称为‘史料解释1’,研讨史料原义或引申义的,可以称为‘史料解释2’;后者有二个类型,即演绎法的‘史事解释1’和叙事式的‘史事解释2’”。[11]诠释史事当属张先生所说的“史事解释”,这是学生探寻历史相真的核心素养之核心。
案例二:如何看待《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无疑是新中国初期外交上的重大成就。但是,如果不清楚条约签订的经过,那就很难真正理解这个条约!
1949年12月,毛泽东出访莫斯科,其主要目的是与苏联签订新约。然而, 当毛泽东提出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时,被斯大林拒绝了。他对毛泽东解释说:1945年的那个条约是根据苏、美、英三国缔结的《雅尔塔协定》签订的,而苏联正是通过《雅尔塔协定》才在远东得到了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和旅顺口等,如果改动经过美、英两国同意的中苏条约,“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借口”。因此,我们经过考虑后,“决定暂时不改动这项条约的任何条款”。至于涉及影响中国权利的问题,可以“寻求一种变通的办法”,比如“形式上保留苏联在旅顺驻军的权利,但按照中国政府的建议,撤出那里的苏联军队”。[12]235-236
1950年元旦,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月2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以毛泽东的口吻写的《答塔斯社记者问》:“我逗留苏联时间的长短,部分地决定于解决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益的各项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在这些问题当中,首先是现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苏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贷款问题,贵我两国贸易协定问题以及其他问题。”[12]244
这个谈话稿是由谁写的?学界存在争论。杨奎松的解释是:
斯大林这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了解到了毛泽东极度失望的情绪,并且恰好从中国新闻总署的通报中得知了中国国内一些阶层对毛泽东此行的批评和讥讽。与毛泽东接触和讨论,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化解了斯大林对这个正在崛起的东方大国的严重猜疑和顾虑,这一点曾经极大地妨碍斯大林下决心与中国结盟。仔细权衡了与新中国另订新约英美反应可能带来的损害和保留旧约使新中国迅速远离苏联两者的利害得失之后,他最终决心改变态度,把中国变成自己的有力盟友。至于他为何会选择通过毛答记者问这种方式来间接地表达自己态度变动这一信息?这恰恰反映出斯大林处事之老谋深算。[12]246
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率领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了莫斯科。经过反复谈判,于2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文件。到此,毛泽东访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是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吗?沈志华先生作这样的解释:
中苏同盟条约签订的结果不是像其表面的那样巩固了中苏关系,而是引起了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猜疑和不满——中苏同盟在其建立初始,便遇到了来自内部的麻烦和挑战。为了补偿苏联在亚洲地区的战略利益损失,斯大林需要在远东寻找或保留一个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于是,朝鲜半岛对于苏联来说,就从原来作为安全缓冲的边缘地带变成了支撑苏联远东战略的核心地区。……毛泽东不得不接受斯大林和金日成背着自己做出的发动战争的既成事实,又不得不在朝鲜战局发生逆转的危急时刻,接受斯大林和金日成的请求,毅然决定出兵援助朝鲜。毛泽东的判断是正确的,中国在关键时刻不惜代价、单独与美国作战的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斯大林对中共的看法,蒙在中苏关系上的阴影终于散去,中苏同盟在坚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13]
可见,《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正是中苏关系最脆弱、最岌岌可危时,而朝鲜战争结束时,也是中苏关系最巩固时,只可惜斯大林这时(1953年)逝世了。
史晓峰同学说:“诠释史事就是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解释,这需要研究者具有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深厚的史学功底。也许历史诠释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但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3.凝练史识
这里所谓的“史识”,不是指“修史的见识”,而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探寻历史真相,形成自己的史学认知,或感悟到某个历史规律。
案例三:宋代真的是“积贫积弱”吗?
材料一:宋代有较高的稳定的财政收入,不可谓“贫”,即使需要支付百万军队和超过万名官员的费用,财政并无出枯竭现象,也没有因为财政赤字导致的经济衰退和崩溃,也就谈不上是什么“积贫”。[14]
材料二:能与极其进攻性的契丹游牧民族在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相安无事,说明宋在战略上和实力上还是具备了强大的威慑力,能够休兵的真正原因是势均力敌。有的学者认为辽拿到了岁币才停止进攻,这是片面的,因为宋给辽的岁币实在是象征性的……对宋政权来讲,用一点微不足道的岁币换来长久的和平,是求之不得,因为这完全符合其内控型政策的需要;对两地人民来讲,也是天大的福音,毕竟百年无战事的长期和平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长久的和平也是宋代经济繁荣的基础。[14]
材料三:如果把宋代放到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唐到宋经历着一个重要的社会变迁过程。如果予以比较简洁、明确的概括,或许可以归纳为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15]
上述材料一、材料二,表明军费、官俸、岁币,不足以造成宋代的“积贫”;相反,宋代是一个农业发展、商业发达的富庶繁荣的王朝。材料二,表明宋代是一个内控型国家,尽管对外抗衡中有失利,但总体上说,宋代还是一个有较强军事实力的王朝,否则,不可能与辽和平相处100多年;尽管宋代对外战争签订的和议,让宋代承担“岁币”,但以微小的代价赢得和平,既符合内控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又为宋代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材料三则高度评价了宋代在平民化、世俗化和人文化方面的跨越发展,充满肯定了宋代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突出成绩和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因此,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6]这样的评论是十分中肯的。宋代并非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
徐月琴同学说:“阅读历史与形成史识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历史可以拓展自己的史学视野,提升自己的史学素养;反之,史学素养的提升有利于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历史阅读中凝练史识。”
三、拓展史学的视野
当一位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初步掌握了史学方法后,他需要独立的行走,去开垦属于他的史学处女地。那么,学生在掌握了初步的历史知识和史学方法后会选择哪一种途径去拓展其史学的视野呢?以下是笔者的调查结果:
阅读类型历史人物传记历史事件专著历史现象类著作通史类著作
学生数2192018868
百分比38.0%34.9%15.3%11.8%
笔者认为,通史类著作可以为学生历史学习打下底色。但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历史,拓展学生的史学视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历史拓展性阅读。
1.以历史人物为中心
马洛·布洛赫曾说:“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肉的气味,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17]然而,早于布洛赫2000多年的司马迁早已意识到人对于历史之重,他创造性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他写的《史记》,即以人物为中心,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云与历史变迁。当前,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展示历史画卷的史学著作不乏其例:
最著名的经典著作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普通的年份,黄仁宇先生以这个年份前后的历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黄仁宇先生笔下的历史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申时行、张居正、海端、戚继光、李贽等,并不像传统历史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立体的、个性化的人物。黄仁宇先生说:“《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 。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决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18]自序黄先生所言的“叙事不妨细致,但结论却要看远不顾近”[18]307的“大历史观”在这本书中初露端倪。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
再如傅高仪的《邓小平时代》,全书共七部分:邓小平的人生经历(1904—1977)、曲折的登顶之路(1969—1977)、开创邓小平时代(1978—1980)、邓小平时代(1978—1989)、邓小平时代的挑战(1989—1992)、邓小平的历史地位。此书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骑驱的改革开放之路作了全景式的描述。因此,读邓小平传记,即读邓小平所处时代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诸方面。
尤佳琦同学说:“历史由世界上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所组成。我会好奇为什么这个人会采取这样的措施。我认为从一个人的生平经历来推导他的所作所为会很有趣。当然如果没有套路不按常理更为有趣。有时一个人的生平就是一个缩小的时代,而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遭遇各不相同,对事件的看法也就不会相同,如此看待历史才会更为全面、详细。”
2.以历史事件为中心
中国古代史书最早的是编年体;后来,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然而,无论是编年体史书,还是纪传体史书,在纪事方面都有其不足。南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开创了一种新的史书体例——纪事本末体,即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可见,古人早已重视历史事件的记述与研究了。
以历史事件为题材撰写的史学著作汗牛充栋,即使围绕某一历史事件撰写的书籍也举不胜举, 譬如“五四运动”:
周策纵著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篇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想。可以说,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运动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
陈平原著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诚如陈平原先生所说:“作为研究者,你可以往高处看,往大处看,也可以往细处看,往深处看。我采取的是后一种策略——于文本中见历史,于细节处显精神。”[19]5因此,这本书的突出特点是注重细节。譬如:五月四日那一天,陈先生用“花开春日”、“集会天安门”、“受气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夜囚警察厅”等五个场景还原了五月四日发生的事情。陈先生注意到了星期天特定的时间、天气、学生的情绪等对事件发生、发展所起的影响:
1919年5月4日为星期天,这点很重要。因为,学生之所以游行至东交民巷,目的是向美英等国公使递交说贴,表明誓死收回山东权益的民意。倘若并非星期天,起码美国公使可以出面接纳说贴,若如是,学生之激愤将得到很大缓解,事件很可能不会进一步激化……相对于无可争辩的“星期天”,伸缩度很大的“天气晴朗”,更值得留意。一心救国的青年学生,不会分心考虑阴晴冷暖;可游行当天的天气情况,切实制约着大规模群众集会的效果。尤其是集会天安门、受气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等戏剧性场面,都与天气状况不无关系。[19]14-15
陈平原先生说:“倘若希望‘五四’活在一代代年轻人的记忆中,单靠准确无误的意义阐发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真实可感的具体印象。”[19]49
林贤治著的《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则是一部思想性著作,因此,这本书的特点是文笔流畅、文字优美,并以极强的思想穿透力直抵五四的精神深处。林贤治先生说:“一切历史都是精神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它的命运史。”[20]林先生步入五四以降现代中国历史的深处,从历史的尘埃中勾勒出一个鲜活的面容及一串串意味深长的精神事件,批判性审视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历史道路及其生存困境,并着力彰显他们在困境中的言说方式及其选择的价值。
因此,上述三部关于五四的历史著作,分别为全景式描述、注重细节、直抵灵魂,各有特色。当然,如果想读通俗一点的有关五四的历史读物,还可以读叶曙明著的《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这本书再现了五四前后这个新旧政治、新旧文化交锋的大时代,细述了民国政界与学界的风云往事。尽管此书为通俗读物,但叶先生的行文也非常严谨,且文笔流畅。
阅读记述历史事件的专著,不失为拓展历史视野的一种很好的选择。因此,调研中,笔者发现有34.9%学生选择阅读历史事件专著。陈心怡同学说:“专题性历史著作可以系统地有条理地阅读某一历史事件,使对之的理解、认识更加完整。”
3.以历史现象为中心
历史现象是历史运动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历史本质的外部表现。因此,历史现象总是伴随历史发展而呈现的,并非刻意地单独制造某个历史现象。因此,对历史现象的探究需要研究者敏锐的触角和独特的视角。譬如,人们可通过探究“标语文化”的演变,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内涵本质,也可以通过数字演绎中国历史的发展(徐晋书著的《数字解读中国通史》)。阅读现象类历史著作,常常给人以清新、有趣、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类历史读物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史学视野。
林肯·佩恩著的《海洋与文明》,一反“大陆中心论”的叙说思路,从海洋的视角,撰写了一部全球海洋史。“我想要改变你观察世界的方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面前的世界地图——那幅70%都被蓝色所覆盖,而陆地则显得黯然失色的图像——来观察世界的方式。这种转变强调了从陆地走向海洋的过程,其中产生的许多趋势和模式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21]
米歇尔·福柯著的《古典时代疯狂史》,对西方古典时期(主要是17、18世纪,又称理性时代)疯狂史的知识考古式的重建与批判,把“疯狂”这一一般人思维中的医学现象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认为“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诚如福柯所说:“我的书既不是哲学作品,也不是历史研究;充其量只是史学工地中的哲学片简。”[222]唯其如此,要读懂《古典时代疯狂史》的深意,也是比较艰涩与吃力的,但此书通过历史叙述深蕴哲学内涵,因而“理解‘疯狂’的历史性话语的类型转换,同时也就可以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西方思想的模式转换,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西方当代哲学转型提供一个重要的视角。”[23]
吴一妍同学说:“历史现象类著作我的印象是很有趣的。例如,人类探险,一定会有艰辛曲折的发展和惊险奇特的故事,这激发了我的阅读兴趣和欲望。而且,历史本质是通过历史现象反映出来的,只有清楚地了解了某些历史现象,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内涵与本质。”
行文至此,笔者只想说:今天是从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的世界有多精彩,历史也就有多精彩。因此,当青少年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并初步掌握了史学方法时,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十分投入地去开拓他们历史阅读的处女地,那时,历史画卷在他们的面前徐徐展开,他们的心灵一次次地受到巨大的冲击:惊喜、震撼、悲伤、惋惜、痛心、无奈、奋起……这是一种人文光辉的沐浴,也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洗礼。
老师,请你不要将历史考试的分数放大,保留孩子历史学习的最初体验,保留他们的一份童真、兴趣和好奇心!
参考文献:
[1]本次历史学习调研问卷中的学生回答。本文中没有标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调研问卷.
[2]许倬云.台湾四百年[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72 .
[3]杨渡.在台湾发现历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自序.
[4]高洪雷.大写西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前言.
[5]张如柏、张玉玉、张善云.论实物佛像及载体在四川广汉古蜀国的发现——对佛教起源的新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6]张如柏等.对佛教起源的再思考[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7]班固.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二十四史”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6:2213—2219.
[8]陈光裕、郑晓峰.由西汉海昏王刘贺墓引出的史料实证命题——2017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第12题解析[J].历史教学2017(9上半月刊).
[9]辛德勇.海昏侯刘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10]朱绍侯.昌邑王废帝海昏侯刘贺经历考辨[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7).
[11]张耕华.释“历史解释”[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9).
[12]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第4版).
[13]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29.
[14]秦国利.两宋“积贫”、“积弱”辨析——从国家战略和国家竞争力角度[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15]邓小南.宋代历史再认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9-23(第010版).
[16]陈寅恪.陈寅恪先生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17].马克·布洛赫著,张和声、程郁译.为历史学辩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1.
[1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2版).
[19]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0]林贤治.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自序.
[21]林肯·佩恩著,陈建军、罗燚英译.海洋与文明[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1.
[22]米歇尔·福柯著,林志明译.古典时代疯狂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
[23]姜宇辉.《古典时代疯狂史》中的历史诗学及其哲学内涵[J].天津社会科学,2007(6).